2024-11
2024-11
免责声明
本页面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含有口胡和暴论,请谨慎甄别。
4
认知负荷理论
所有入门教程都应该注意读者已经掌握的前置知识,控制同时出现的新概念的信息量,防止信息过载
只要信息不过载,读者就不会有懵逼的感觉,教程就能起到好的作用
这里的关键是“同时”,而不是单纯的信息密度
人遇到不能直接理解的概念,会放入暂存区(等待后续处理),但是暂存区是有限的
当理解一个概念用到的暂存超负荷时,人就会懵掉,也就会感觉“难”
这往往是缺乏前置知识的表现,极少是知识本身复杂度的问题(复杂的知识也能拆解)
要么是没学到这个阶段,要么就是教程不合理
许多教程其实就犯了“知识的诅咒”
编写者无法假装自己不知道某知识,因此无法评估难度,编写出的教程往往需要理解知识才能看懂
信息密度高,但是结构清晰有组织,实际上并不会需要同时暂存很多概念
你知道关注的每个“区域”相关的概念只有几个,那么它同时出现的就是不多的
这也就是为什么分治法能解决问题,也是为什么金字塔式组织能有效
定义的定义
当我们问“它的定义是什么”时,是在找一个感觉,让我们感到“是了!”或者“不是”,但是往往还有中间量“我不清楚”
从这个角度来说,良好的定义应该尽可能减少中间的概率,接近一个布尔函数
人与人之间,类似的环境本身是一种协议
词句能起作用是因为,大脑在
感觉->词句
的重复中,逆向把词句->感觉
也绑定了因此词句变得能够驱动感觉,这称为“理解”
感觉不是静态的,而是可执行的,阅读一串词句相当于执行一串程序
表达是用词句表达我们想表达的感觉,准确来说是用词句引发的感觉构建新感觉(
词句->感觉->新感觉
),专精于此就是文学
定义是用于判别概念的,相当于概念的身份证,只有概念才有定义
概念有3个方面可以考虑,
可判定
,可理解
,可传递
,但是并不需要全部满足
- 可判定意味着词句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系统,这是狭义上的概念,不关注它的实际意义
- 可理解对应着一个感觉的边界(组块化),这是广义上的概念,不关注它的表现形式
- 可传递表示一个感觉有词句与之对应,强调概念起到的桥梁/协议作用
狭义定义(类型系统)提供词句之间的关系,描述
词句->新词句
,让人有办法验证什么是,什么不是狭义定义不保证理解,只保证其词句的关系,也只能保证词句对应的感觉(每个人都可能不同)的关系
至于实际的感觉如何,不重要,它通过关系结构本身的限制来框定范围,提供辅助
广义定义(概念的描述)传达一个感觉,在狭义定义(
词句->新词句
)的基础上表达(词句->感觉->新感觉
)变成
词句->感觉->新感觉->新词句
接着只需要逆向绑定
新词句->新感觉
(应用),人就理解了新的概念这相当于一种安装程序,重点在于理解而不在于形式
5
名
【名】,也叫概念
事物之间本来没有分别,人通过命名让(所认知到的)事物有所分别
在名的基础上有了语言
语言中又诞生了形式逻辑
定义是名的判据,是【分别】的名,往往用形式逻辑描述
人有感知,但只能认知和操作脑海的感受,称之为【物】,而不是实际的对象
命名是在脑海中将“名”与“物”(感受)对应
这允许了虚构实体的存在,例如“名”也是“物”(感受),也可以有名,指向单词本身
“词句”就是脑海中的“名”
狭义定义关注名的分别,广义定义关注物的分别
10
相信身体
找到你为什么想吸气,然后吸气,于是你能知道你为什么想呼气,于是呼气
感受你身体不舒服的地方,找到为什么不舒服,然后找到你身体的自动反应是什么,用头脑去批准——感受身体,然后去做,相信你的身体